许连捷:借力大数据 打通生产运营“任督”二脉
3月13日,恒安集团与IBM供应链转型咨询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举行,恒安以供应链为切入口,开启了第三次管理变革。此次恒安与IBM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?第三次变革将为企业带来怎样的优化?针对上述问题,本报记者与恒安集团CEO许连捷进行了对话。
借科技力量谋高效运营
晋江经济报:跟前两次变革相比,恒安的此次变革将发力点放在哪里?
许连捷:2001年,恒安开始了从家族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变革暨第一次管理变革,这一阶段建立了现代化、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制度,内部的提升为恒安带来了骄人的成绩,但仍有许多不足。要实现千亿企业的理想,光靠规模扩张是不行的,还需要寻找新的模式和办法。针对这个问题,2008年底公司启动了第二次管理变革,主要内容是战略目标的制定和项目的管理落地。归功于两次变革的推动,公司的业绩从2002年的11亿港元增长到2010年的134亿港元,8年间业绩增长10倍!
第三次管理变革,可以说是恒安在信息化时代借助科技的力量为企业谋求高效的运营,信息的集成化和供应链的可视化是此次变革最核心的内容。我们想通过此次变革打通生产、运营、销售、信息化等生产运营的全过程。
晋江经济报:你提到恒安要做到供应链的可视化,这一点应该如何理解?
许连捷:这是信息化时代恒安运营模式的一种建立。以前恒安的信息化是孤岛式的,没有集成,那么,运营的过程中,时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。拿仓储及单品举例,销售不了解生产及库存情况,有时担心货物紧缺便夸大需求,而如果销售知道了库存有多少,就没必要夸大订单;同样,生产不了解销售的实际需求,会导致生产过剩。有的时候明明知道有库存,但货就是发不出来,因为仓库拥挤,有些该发的货品在仓库里面拿不到。
以内坑的项目为例,已经数字化了,今天生产了多少、几点几分生产的、送出去了什么货、已经送到了哪里等都能清楚知道,这就是透明、可视化。在系统里,大家都看得到生产运营的情况,安排单品的生产、销售也很放心,因为可以了解到什么时候可以拿到货。
晋江经济报:通过第三次变革,恒安希望达到什么目标?
许连捷:我希望第三次管理变革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转折。第一次变革从家族式的管理导入现代企业制度流程化的管理,实现效率的提升;第二次管理变革,主要是战略目标的制定和项目的管理落地;而这一次可以说是,在信息化时代,恒安借助信息化为企业带来高效运作及转变,打通生产运营“任督”二脉。
互联时代 传统企业要借势搭车
晋江经济报:你是怎么看待传统行业与科技企业的合作的?
许连捷:传统行业也需要有科技含量的经验和技术融入,尤其是信息时代变化这么快,传统行业如何结合互联网、结合信息时代的变化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。供应链整合更重要的是信息化集成,而信息化集成需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等。恒安选择IBM就是看中其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独到的经验,双方的合作是科技与传统的结合。
晋江经济报:在你看来,晋江的民营企业应该如何转变提升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?
许连捷: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商业模式及人们的行为习惯都在发生着改变,传统企业要借势搭车,重新定义企业发展战略、组织结构和产品定位,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我所用,将信息技术更好地与企业经营活动结合。
在大数据时代,企业不论大小,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快速反应,及时做出判断,创新盈利模式。中小企业一定要搭上互联网这列快车,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的进步,做好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整合,让科学技术为传统产业服务。
载《晋江经济报》